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首页 » 评论摘录 » 雪岛石画,一种洪荒的唯美
 

雪岛石画,一种洪荒的唯美

发布日期:2015-05-20      作者:吴旭华      浏览次数:2333
  一方不起眼的鹅卵石,刷上一层淡绿底色后,画家雪岛持笔轻扫,未几,一串紫藤绽放于右上侧;笔锋继续轻拂,细勾慢染,一只尾翼颀长的绶带鸟儿扑腾着翅膀,朝紫藤飞去……巴掌大小石头上的这样一幅画,唯美得令人叹息。
  虽然动笔不过一小时左右,构思这幅画,却耗费了雪岛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
  与石结缘
  “每块石头都经历了洪荒岁月,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绘于其上的画也该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创作是务必使画面内容与石头形状和肌理契合,构成一种洪荒的唯美。”这位担任香港南益集团艺术总监、泉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东阳籍知名画家真诚地说。在早年接受岭南画派扛鼎人物杨之光和台湾艺术大师刘国松两位教授悉心指点,对传统的国画笔墨功夫进行大胆创新,使自己的艺术风格发生新的飞跃后,近年来,雪岛开始把兴趣转向了绘画材质的创新。而身边俯拾即是的石头,就是他的创作材料。
  自然界中的材料千千万万,雪岛为何独钟情于石头?
  “我从小就对石头有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滩上玩石,石头成了我童年时最亲密的玩伴。”雪岛的老家在横店镇琴堂村,幼年时与石头的亲近,养成了雪岛独特的审美观。从事美术创作后,石头频现于他的画作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客体。“我喜欢石头粗砺的质感,即使被水流打磨得光滑柔润,内里依然是粗砺的。”这种习惯在成年后未曾更改,每次出差,他都要带几块石头回来。有一次去新疆,在茫茫沙漠里邂逅了一方戈壁石,那种千疮百孔的形貌让他怦然心动,并视若拱璧“供奉”于博古架上。
  初试画石
  闲来无事,雪岛常会在书斋里把玩石头,石头独特的肌理纹路,常在他眼中生发出奇妙的图案。他想到了外出写生时看到的远古岩画,遂萌生了在石头上作画的想法。他找了一方拳头大的鹅卵石,刷上赭黄底漆,绘上了一串项圈。这种张扬冶艳的美,迥异于国画的古典美,以至于让妻子陈蔚蔚爱不释手,这让雪岛乐不可支。
  第一件石头画,就这样诞生于10年前。“那时候的石画,也不考虑石头形状与画面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就是刷上底漆,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却不把它看成正式创作,偏重于休闲的意味。”可是很快,雪岛就觉得这种画法过于平庸,转而追求让画面与石头浑然一体。他随手拾来一方极丑陋的石头,按他的话是“有裂缝,有凹陷,农家用来腌菜压缸都嫌硌手”,但正是这样的造型才具有挑战性。“想了差不多两三年时间吧,几乎是绝望的时候,灵感突然驾临,我想到了国画的传统题材"山鬼"。”他在凹陷处一侧画了虎头,因为凹陷的存在,使这里形成了三维空间,增强了虎头的立体感;裂缝处则延伸出虎脚;裂缝左侧,是俯卧在虎身上的裸体美女,宽宽的臀部巧妙地利用石上的两个斑点,形成了“腰眼”。这件“猛兽美女”画风的作品,受到了观者一致好评,“这也是我迄今为止,创作难度最大的作品!”
  石画合一
  然而,浓烈奔放的“印象画”风,不是雪岛的最爱。骨子里,他依然放不下中式古典花鸟画。转而追求画面的含蓄简约。“在粗糙的石头上表现古典的画面,难度显然更大。”于是,打腹稿的时间不断增加,盯着石头的时间不断增长。最后,他丢弃了底漆,充分利用石头本身的质地与色泽,构思,绘画。在一方巴掌大的扁平石头上,雪岛充分利用其轻微的凸凹,绘出不同形状的贝壳;而在一方不规则的石头上,他把底部的沙砾洞眼,处理成了一截倒塌的枯树,一只鸟儿立于树身上;而另一方淡灰色的石头,雪岛把凹处较多的左侧,绘成了一棵树,右侧伸出一枝桠,一只小鸟立于枝上,凸处则成了小鸟的头颅……“创作这样的石头画,作者一定要会赏石、品画。”为此,雪岛每每“为伊消得人憔悴”。
  “画面越简约,意境越深厚,对构思功力的要求则更高。”前几天,雪岛又完成了新的尝试山水与甲骨文石画。“山水石画更难,它需要作者胸中有丘壑,笔下有林泉。云雾、山峦、树林……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依形赋意,较之在素缣上作画,增多了许多约束。”至于在石头上创作甲骨文,对雪岛来说还是第一次,“在凹凸不平、斑驳色彩的石头上创作甲骨文,另有一番视觉冲击,画面有一种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凝固,完成后很兴奋。”这种绘画题材的开拓,与雪岛现有的古典画风,相得益彰。
  雪岛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立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是建国64年来中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第一位东阳籍画家,近年来,他多次获得全国美展金奖,活跃于大陆与港、澳、台及国际艺术交流活动中,与海内外艺术家们进行各门类的学术交流。“艺术是相通的,我虽然主攻中国画创作,但又接触过漆画、版画、油画,对装饰艺术、书法篆刻及雕塑艺术,都有着相当的兴趣。全国美展除了看中国画展区外,其他画种的展区我都前去观摩,石画可以说是融合了我对这些艺术的感悟。”雪岛自言,从他的石画作品里,可以看到多种艺术的影子。
  由于石画是“闲情偶寄”,因此雪岛并不高产,近十年来所绘尚不足百方,身价已飙升至每方两万余元,而求购者甚多,“因为他们买走的不仅是画,还有石头,每件作品都是不可再生的,这也构成了作品的稀缺性。”为了寻找更多适合绘画的石头,雪岛差不多成了“石痴”,“一次到乡下,在农户家中腌菜的缸里翻出一方用了二十多年、宽大平展的灰色石头,好说歹说才买下来;甚至到朋友的办公室里,看到案头的石头,也要想方设法索取。”雪岛笑着说,经年累月觅石,家中地下室成了藏石室,从西北的戈壁石,大山深处的孔雀石,甚至于捡自太平洋岛屿的石头都聚集在藏石室,于是他干脆把自己的家命名为“卧石斋”。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在100岁那年为雪岛的“卧石斋”题词,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知名人士施子清先生,以及欧阳中石、吴山明等国内众多书画名家也纷纷为“卧石斋”题词。金华市委常委、东阳市委书记徐建华在欣赏雪岛石画后,为之题词“雪岛石头画艺术”。
  雪岛打算,下半年出版一本《雪岛石头画作品集》。等完成100幅石头画,就拣个适当的时机,举办一次画展。那时,人们尽可领略他创造的这种“洪荒的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