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
在古代文明中,印刷术被公认是一个重大的发明,这个发明的完善令我们轻而易举地读到前人的经验和成就,大量的善本和新发现的碑帖被不断地精印成册,大量信息轻而易举的获取,令直接对古人的学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
各种字体发展成熟以后,临帖就成为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古人在学字的时候有条件的可以临习名帖、名拓,条件差的也有父兄家人或教师的字样,在人对人的示范下,初步掌握用笔的方法,接下来就会有一段临帖的过程,这个过程有的不长,有的可能贯穿一生。当然,绝大部分的时间可能是在读帖,这种读包括了到不同藏家家中浏览,交流相互的信件,读看别人的抄本和游历山川名胜中的碑刻。这时的临和读泛指那些有兴趣于书法的人群,只把写字当作工具和不注入心性去随时感受书法的人群一生则与书法艺术擦肩而过,自然也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
临帖到了现代,已经成了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那是因为现在的书法学习完全脱开了实用,人们开始学习古人的书写技术几乎都是靠从帖中慢慢地感悟。当代虽然有那么多的笔法教科书,那么多视频录像,但是仔细看、仔细分析时就会发现每个人的书写方法都非常不同,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大部分自学的笔法就是按笔法图示去写,然后再把写出的笔画按字帖中的笔画外形去验证,一笔下去,起止不加重复,几乎完全吻合了,笔法就对了,哪部分多出来了,哪部分缺少了,哪里就不对了,哪里就需要调整和改进了。
针对文革前后人们抬笔就能随手信笔写出大字报来说,临帖是多么重要。但是矫枉过正,很多人过分强调临帖,或者以临得逼真为目的的临习,如同“复制”古帖,又使得临帖走到了另外一个错误的极端。无论是不临还是只临,还是逼肖地临,都不是学习的正确方法。
初临
最初学习书法时,首先要掌握的是用笔,这时最重要的练习是要把用笔完成的正确,并且形成习惯。谁都知道要逆锋(藏锋)入纸,要收锋出纸,何时靠顿笔铺毫,何时在顿的同时收笔,何时顿中转锋,何时借助顿下的弹起而钩挑。但是怎么样才能把柔软的笔顿成顺心所欲的状态,要有一个练习过程。这个过程要在相对不是很注意字型,但还要有一定的字形中完善并形成习惯。也就是说这段时间先要把笔行走在字帖中的字形中,其最好的办法就是描红。此时不用担心字的结构,但还要按照字的结构去用笔,去完成每一个笔画。有人认为儿童才这样学字,其实不然,这时帖中的红只要有一点盖不上,用笔就没有到位。这时的盖不上主要不是粗细、大小的问题,而是外缘形状上的差异。
等到书写中每一笔都把描红帖中的红笔全部盖到以后,保持着这种用笔习惯,在不那么考虑用笔的情况下,对着字帖再去临写和感受字的结构。
选纸
临写的纸有很多种,最好不要用洇水较大的生宣,因为生宣的书写除了要适应用墨的墨量以外,很多的时候,如果用笔不到位,人们总爱用多停留一会儿,多向需要填充的地方挤一点儿,而不按行笔的路线去走,结果,看上去笔画好像充实了,实际上,一写快那些行笔不对的地方不是败笔就是缺损。很多人字都写到很大名声了,一写起字来,写几笔就要回头补一笔。大家对这种现象都不以为然,实际这种人根本就写不好作品,气都不顺,怎么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所谓补笔就是开始用笔时动作就没有练到位,而用放慢速度去填充,是在描而不是去写,描惯了,要么无法写快,要么写快了笔画就漏洞百出。因为快写起来后,行笔的轨迹非常重要,令我们赏心不已的古代经典笔画的出彩片断,都是在正确用笔的情况下自然表露出来的,笔法对了,怎么写,都有精准而稳定无误的结果,这种不以效果为最终表现的用笔,才是自主的用笔,才可能进而表现既有法度又有自己个性的笔画来,并产生无异于古人的趣味。这种趣味具有相当的随意性,绝不可能与古人的笔画外形及效果一模一样。
选帖
初临最好要有固定的帖,这个帖应该以楷书为主,当然不排除有的人首选篆隶或魏书。但是,所有的人练到一定程度以后都会再去学楷。因为楷书是各种书写字体发展到成熟期的基本架构。早期的学习就像是练童子功(真正的书法童子功是要在小儿认字并开始学写字时),先练的那部帖非常非常重要!精典的碑帖笔法完整、丰富,早期的用笔习惯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而不易改变。
先写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楷与当代的文字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见到的文字写起来更容易掌握得体的结构。虽然练习的时间较长,但对字理的领会也较深,以及随后通过行草对笔意和笔势的融汇与贯通,再相互反馈增益,从而形成一个良好互动的循环体,直到完善技能,直到抒发自我。
当然先写篆、隶、魏也有其它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书法的艺术性上会给初学的人以一种预先的感染,使人很早地赋予书法以艺术的感受。这种先入为主的学习方法是这个时代的书法特征之一,但是书法的表现性过早地开发,会阻碍人们在学习中逐步发掘和感悟结字本身的规律,先要有对字本身的理解,理解充分后,发挥才能充分,过早定位到发挥就会影响到理解的深度,带有发挥的理解往往理解不到单纯的结构内涵,就像我们常说的“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一样。而能不断单纯挖掘篆、隶、魏在当代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视觉和习惯上不容易适应,就是字体的本身变通上也缺少更多的辅助性样本,这对初学以后的阶段练习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唐楷是把楷书发展到了某一种极致,这种极致包括了用笔的丰富和结构的缜密与微妙,当然还有大家认为的庙堂气象。唐楷的规范是一种成熟的形式,这种规范虽然有些刻板,但是正像学生阶段的基础学科一样,一旦掌握了,再学习其它部分或进而发明创造起来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唐楷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进步较慢,这种慢在初学时表现在书写的周正得体上(当然学书法的目的绝不只是周正得体),要想通过各种角度和弧线来组合成一个看起来周正得体的字时,稍有不周到之处就会露出破绽。因为人们看周正和谐楷书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在学习相当一个阶段以后,楷书的书写之难是难在韵致上。唐楷的精美给人最初的感觉是在周正精准上,欣赏到一定水准以后,感受的是精致中的微妙互动,这种微妙的细微势动产生出唐楷特有的既精致又高雅、堂皇的格调,想要感觉到这种高雅和精致,一定要长期的大量地阅读唐楷,并在书写上越接近精致越能体会得深刻。只临或在初学的阶段是很难体会到唐楷真正的精彩所在的。唐楷的韵致是临不到的,也是学不到的,只有在自主的书写中,产生了自己书写的速度和感受以后,才能产生与自己意念相谐的韵律,这需要有自我的书写速度和不同部位的变速,还要有通体的和谐结构布白意识,这是一种潜意识,是一种不用思考就能够随意表达的意识,是书写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这种速度多在行书或草书中发展,有了动态的有顺序的书写以后才能表现出韵致,再回过头来静敛住心气,此时的楷书才能融入心神,庄严者不怒自威,萧散者身定思逸。古人常做此比“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跑)”。立不是练立就立得好的,要常行、常跑,健康、健美者立在那里是何等身型、经过了大江大河者,又是何等气概,只“立”是不能做到的。
开始临帖时,人们最好有一个主临的帖,这个帖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了将来一生中字的大模样,即使随后的练习可能又在其它某帖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放开来随意书写时,第一部帖中很多用笔或结构的特色总会表露出来,人受首部帖的影响会贯穿在一生的书写中。
临的目的
开始临帖是要有临像的要求,因为初学用笔,初步模拟结构都需要通过与原帖的吻合程度来检测用笔是否得法,有无把握住结构的规律和特点。但这时要求的“像”是用来检测笔法掌握程度的标尺,而不是以“像”来做为临写的终极目标!就像我们学校里的学生考试,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得满分100,考80、90分的同学很羡慕那些考得更高分的同学,哪位得了100分,就好像是完全掌握了这门知识。可是到了工作以后,往往是那些考试在80多分的同学更出色,为什么呢?能考80分以上时,主要的部分一定是拿握住了,再往上考就需要放更多的精力去在记忆那些细节的部分,但是在考试以后,这部分往往也是首先被忘记的部分。非要达到满分,而提高的最后几分所花费的精力要比一个学生达到80分还要高许多,如果合理的使用这些精力,去学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岂不更好?知识真正掌握还是要看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否得当。
临是要向像的方向临,但目的不是像,目的是要正确的掌握方法,像只是一个参照而已。考试是要向100分努力,但目的是掌握知识,100分只是一个指标。
如果用笔、结体的方法掌握了,没有那么逼肖也没有什么。
检验用笔不一定逼肖,可能笔画精、细、长短不那么准,但是突出部分、收缩部分的形应该是相近的,结构上用重叠透光去量可能会有差异,但特点都写出来了,交接都很合理就是掌握标准的程度。
细想一下,怎么可能临得一样,又怎么能毕肖?还别说人与人的不同,就是比起技术来说,写熟后自运发挥的技术,临时怎么达到。意念和笔的瞬间变化。不同的心态,纸、笔、墨的不同......
初临的目的就是初步掌握用笔,并形成自主的用笔习惯,这种习惯就是一走笔就出来该出来的笔画,而不是按笔画的模样去走笔!其次就是初步理解字形和结构,进而在连接的运笔中运用笔意和笔势去形成这些字形和结构,而不是背好结构的框架而用笔去填充!
米字格和品字格是给小孩子粗略的参照和定位。
临的方法
临一个帖时要掌握一种与之相应的用笔的方法,历代用笔的方法大同小异,但具体到每个帖时就会有不同的特色,如果能掌握好一种用笔方法,使用熟练了就会触类旁通。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才能最终写出自己的风格!如果开始还没能掌握笔法,还没能形成自在的用笔习惯就过多去尝试其它特色的用笔,正确而一贯化的笔法习惯就难以养成!人们会转换不同的运笔方式去临不同的帖,而孰不知很多帖的用笔不同,根本就是笔毫种类的不同,或者是笔杆倾斜角度的不同,甚至握笔高低的习惯不同而已。一种属于自己的笔法掌握熟了以后怎么变都行,因为自己最熟的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有个性的,也是适宜自己的。很多名家临什么却不像什么,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自己的用笔已经习惯了。
如果在临写时一笔下来,既是书写的状态又能完成笔在纸中的起收,顿转的动作,而最后笔画的边缘刚好是帖中的样子,而没有哪里明显的突出,或哪里明显的缺少的话,这种用笔就是基本达到要求了,不要想只靠练习用笔就能把每一笔都做得和原帖完全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很多用笔是在自主的书写中掌握的,在不同字型的变形中才能表达得更充分。
初学写字时执笔的要求都是垂直的,因为这样容易看出用笔不正确时的毛病所在。而实际书写中,毛笔很少是绝对垂直的(没必要绝对,怎么方便怎么舒服怎么执),有的是在以字中为中心向周边倾斜的,在一个椎形范围内的运笔;也有的干脆就把笔斜向一个方向,甚至向苏东坡那样斜到接近了钢笔的书写角度。所以说开始临帖时不可能加进那么多的因素,只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吻合,但不可能完全吻合,如果不是同原帖作者一样的用笔(笔毫、角度、甚至纸、墨)就根本达不到 “逼肖”。因为书写者的意念会引导笔在纸中做一些微小的动作,以至于会些微地影响笔画的外廓,甚至外形都不变而只会影响视觉的效果,这些都是学不来的。(但要在读帖时感受到)
绝不要在临的时候描或频作补笔,因为在练的时候哪里笔画多出来的或少了去的,都是用笔没到的地方,描习惯了,补习惯了,笔法就完善不了,将来一写快了,到处都需要补,这哪里还是书写。正常的毛笔书写是很快的,仅比钢笔慢些有限。这么快写出来还笔笔完整到位,正说明了技法的娴熟和完备,到了使用时再不经意也不留一点破绽。
掌握结构的时候可以同时练习用笔,开始临的时候,注意力会放在笔法上多,所以结构经常会把握不好,这没有关系,如果练到了一定程度了,每一笔的起止都丝丝入扣了,就可以减弱对用笔的要求而追求对结构的理解,此时很像用钢笔临帖。等到掌握了一定的结构特点以后,再去注意相应更细微、精微的用笔。这样多反复交叉地进行,进步反而比一味地要求都同时到位要快。
用笔的把握主要在回锋(藏锋)入纸和回锋出纸的习惯上,逆入逆出感觉上就像把笔通过转圜压拱笔腹的同时,再向行笔的方向铺入纸中,顿转后再利用弹的转圜收拢并提出纸外,转圜同时的入纸,可令笔的中段因圆转而强拱开来,更粗的笔腹蓄了很多墨,再向某一方向拉笔的时候,有了墨的润滑,笔毫自然会打开(铺毫)。相反,收笔的时候一样的趁按下的圆转而将锋收回,此时的笔形和起笔前一样的圆满,好连续地写下一笔,而不用再去专门舔顺笔锋。正是实用的原因才产生出这种亘古未变的笔法,而不是按照字出来的效果而用笔去勾描,效果是用来领悟笔法,而不是用来复制的。用笔越正确,入、出的动作会越小,几乎小到只见到笔的垂直出入纸面,这样就保证了书写的速度,因为在笔的垂直入纸和出纸的瞬间,入、出的转圜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行笔中些微的提按了。这时的提按也有方向性,很多不同的顿节都是在完成字的结构时,笔杆的杠杆作用或笔毫的弹动角度所产生的效果,这种连动的效果所产生出的字会有一种立体感觉,因为每一个部位的受墨都不相同,有的地方重叠,有的翻转,有的仅是简单地笔毫弹出,这种立体感是目前印刷品所不能表现的。这正是所谓的墨分五采,而不是后来人故意把墨分成不同的浓淡去写字!
开始临帖时人们很想看临出来的效果,或者去勾描或者使劲地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写。勾描是最坏的习惯,除了看着有些像以外没有任何好处,长期地勾描把行笔的顺序都练成了勾描的顺序了,永远也写不出真正的书法作品来。当代就有不少所谓的书家一生都在勾描,也教出来大批勾描的学生,学习了相当长的时间,一个字要费老大的劲才写勾描完,这哪里是书法,完全是在写美术字。勾描时行气不畅,写出来的字型看着完整,但了无精神!
一遍遍地写,或者每次都写字帖中头几页的人,很多人本着多写一遍多进步的想法,也有不少人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非要写好一个字再去写第二个字,这两种方法都是机械的,事倍功半的方式。书法的进步固然需要练习,但一定是在领悟下的巩固,没有领悟的不断重复大多是在浪费时间。而领悟是要在很多不同的参照学习中对比产生,只写几个字、几行字远远形不成对比。
每写一遍要有一遍的收获,通过同道或明师的指点,在笔法上和结构上得到点拔,进步会很快。如果没有别的外力支持,就要靠自己去分析和对比了,这种自己的分析和对比是要把自己的临本和原帖放到一起,一笔笔地对照,一字字地计较,不是非要做到一丝不差,但是每一笔的主要因素和要领要对得上。结构也是一样,不可能去要求一点都不差,但是原帖的平稳的结构特点要有,要通过检测去发现结字的原理,用笔的正确与自然,结字的合理与奥妙通过这种对照理解会产生深刻的理解,这种对照观察就是读帖的开始,要用眼睛去做到心领神会,这种分析也是建立自主书法审美的开始,非常重要。
没有必要写好一个字再去写下一字,因为不可能在不熟悉大多数字的情况下只把几个字写得很好,即使把这几个字写得像个模样了,也不一定能举一反三地写好其它的字。反过来讲,只练好这几个字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尤其是长期去写几个字的枯燥乏味很容易令人写厌,很多人停止学习书法就是这个原因。
像背英文单词那样,循环着学,书法的循环学习只要用心,不是走过场地练的话,下一次再回头写时就会因为感悟其它的字而进一步感悟到这个字。
临时的进步既在于写,更在于思考,临写是要练习手本身的肌肉以及眼与手、心与手的配合。自主书写就是要把思考过的用毛笔随意表达出来。
临时的重复有些像小孩子的学话,大人怎样地发音,小孩子看着大人的口型,听着大人的声音去咿咿呀呀地重复,重要地是音的准确而没必要要求音色、音量的完全一致!
每临一个字都要先仔细地读,读的时间甚至要长于写的时间,最好能用眼看到字的笔画内(好像看到当时书写者怎样在写),用心跟着帖的笔画走上几遍,令心上有了感觉了再下笔,下笔时,笔要随心去走而不要全靠眼睛去量度(眼的量度是在分析结构的时候去用,写的时候要多用感觉),感觉到的是字的书写脉动,是活生生的字;眼睛量出来的是形态,是固定的型。不要小看这一用心和用眼的差别,用心学到的是精髓,用眼学到的是外形,外形学得再好,将来不过是背得下种种字形,写到头还是个匠。用心量,会的是古人的意,会到意后随手写出时就是自己的型了,这才是艺术!这就是自我!
临写捷径
临写时有很多窍门,开始学字的人最好要从描红入手,也可以用薄纸铺在原帖的复印本上(以免墨透过去而污损原帖)在不太计较字形的情况下学习用笔。每一笔都要一次写完,哪里有出入可以再写一下,绝不能描!调整每笔顿入的角度、提按的力度,最后令一笔下来顺当完整地刚好盖住原帖的笔画,有了这个基本能力,就可以拿着原帖对临了。对临时可以读顺字中的一部分,比如像“意”字上面的“立”,再读中间的“日”,再下面的“心”,这样可以感受到笔画中的连动关系,连动地去写,连动地感受。字一连动起来就会产生速度的变化了,这种临法主要区别于一笔一笔的叠加,更要区别于用眼瞄好了长短和比例以后去复制,用眼量可以,这种量的比例要形成概念去指导行笔而不是直接去复制。这种复制对将来的书写没有任何帮助。
临可以由字中一部分的连带临写,到整字的连带临写,再到几个字的连带地临写。不要生背字的形状,要按字本身的状态和连接去感受走势,用这种感受去连笔,这种临写有时可以多写几遍(有别于初学时一个字的反复临写),加深感受。感觉到这种感受很重要,写后的形态准确与否并不重要,不同的形态往往是将来在书写同一部分时的变动可能。笔顺很重要,有些字古人在书写起来是倒插笔地书写。开始临的时候一定也要按古人的笔顺去临。
摹是用笔在帖上蒙上薄纸,单勾下帖中字的边缘,再用笔填上墨,现代的条件完全可以把勾下来的勾本多复印几份,再一笔是一笔地填墨中学习用笔和完善用笔,摹的目的是感受古人用笔的微妙之处,哪里入的笔,哪里顿出的节,什么样的节,哪里在行笔中边缘有什么样的起伏,加深印象。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笔画的边缘并不是走过的笔毫的边缘,而是墨的边缘,而很多墨的边缘是笔挤出去的而不是笔带过的。所以不会挤,而用笔去刮填墨迹的做法是机械地理解古人运笔的错误做法。挤是立体的结果,厚,刮是平面的结果,薄。
临帖时的汲古
书法中的“古”很像我们语言中的成语,一个简短的词组,会给予人们一个深刻的感受,那是一个典故,如果使用恰当,这几个字的含义就相当于几十字、上百字的故事。
在书法中,古人有一些典型的用笔,一些特定的结构,还有一些常用字的组合,这些都会给人以古意的感受,有时一些别体字和特定的别体写法,都可以作为古意表现的辅助成份。
写出古意,不是照搬这些东西,是要在书写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成份,灵活地加以发挥,不要求和古人写得一模一样,但是要让人感受到那个意味。当然,首先自己先要吃透那种意味,不要原封不动地搬型,搬型容易,再变就难了。
古意主要体现在一些经典的字或之中的某些部分,或者几个字的连带具有经典的美感,历代的书家都会在自我的理解中发挥的运用它们,运用和找到古意不难,难在把古意融汇在我们自己的本意中,且天衣无缝。
除了这些具象的成份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多地跟着古人的书写顺序读帖,用眼睛当作笔,跟着古人的每一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感受字中的意趣,有用笔的,有结构的,也有成篇的。读帖就像跟古人对话,对话多了,腔调也会接近,很多古人的腔调就会被自然而然接受过来,这也是得到古人的意味的重要的途径。
“古”还表现在古人的气息,在很多时候,他们的书写状态是那么宁静、安闲,没有那么多功利,也没有那么多想法。静中出真——这种“古”学不来,但是如果把心态放平,就不信当今没有“古贤”。
其它要领
初临时最好不要用软笔,太软会影响操控,还要花很多时间在控笔上,又要注意用笔的方法还要盯着结构就忙不过来了,效果也不是很好。
每临几篇字后最好留一张纸自己放开去写,写自己的感受,感觉到的东西就是学到的东西,常放开写写也会在开始自主书写时容易上手,不至于临是临,写时再使劲地“创”,这时的“创“说白了就是“作”。
临到一定的程度,用笔和结构都有一定把握时就要加快速度了,因为有很多结构必须要靠速度才能带出来,就像跑步的步子,走是走不出来的,有很多的笔画要有速度才能写出来,就像挥鞭子,鞭梢的轨迹有速度和没速度根本就是两样。
2011年7月6日,凌晨2点35分,可能是第五稿。
寒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