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首页 » 文论 » 崔寒柏:书法要学习共性
 

崔寒柏:书法要学习共性

发布日期:2016-03-26      作者:崔寒柏      浏览次数:2938
  所谓学习共性就是要学习道理。

  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因为经典具备了鲜明的共性特征。

  我们通常在讨论一种书体时会强调这一字体的意味,即所谓的篆意、隶意、楷意、行意、草意或魏意,就是说各种字体之所以能独立出来一个字体,全因为有他们自己的“意”,这个“意”就是这一个字体的共性。

  每个字体都由许多著名的碑和帖组成,如何总结出字体的共性呢?如何才能深深地领悟这种字体的共性特征呢?为什么我们一写出来就是楷书而不是隶书或魏书呢?为什么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再去学习魏书时会带有明显的楷意而不是魏意呢?这说明在学习中我们把握住了书写的字体中的某些规律并已经养成了习惯,包括用笔和结构。

  字体如此,具体到每个书家或每个碑帖何尝不是这样。一个碑中可能有许多个相同的字,但因为上下俯仰或左右顾盼而表现出来的“形”与“势”都有一定的差别,去除了差别部分就是这个字的共性了,这时的字是我们对她的理解。这个理解用我们的感觉写出来后才表现出形,随机的、我们自己的形。

  去除个性化的部分关键在一个“形”上,初学者一定要盯住“形”,没有“形”学什么;但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还步步都盯在“形”上,就会被“形”套牢了而寸步难移。

  在总结共性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是模式化。所谓模式化就是把字从形的层面上建立起完美的模式,并随着形的准确与完美而形成规律的书风。启功先生与刘炳森先生都是这种模式化的典型代表,仿习者很容易抓住他们的规律,作伪者猖獗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有古人写出来的字都是某一情景下的特定的形,而不是标准的形,字没有标准的形。沈尹默意欲写出传世的标准楷书,但那不是艺术。因此,我们学习的所有范本里的字都不是标准的。真正需要掌握的“标准”是指隐藏在形后的共同点,那就是结字的道理。

  初学者的确要经过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而学书到了一定阶段,就必须从所临帖的个性中超脱出来。见一帖,临一帖,逼肖一帖的做法,只能引导人们去抓各帖的个性。如果临透一帖揣摩到结字的道理,再临别的帖时去见证这个道理,慢慢这个道理就会产生并深入我心。

  临帖是学习,而像的程度就像是考核和打分。一切只以分数为标准的教学都偏离了学习目的。学习是要掌握知识以及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试想古帖的书写者书写时的用笔是何等的自如,结体是何等的自在,而临写者很难达到书写者当时的速度(笔毫运行速度的不同弹放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即使速度相同,书写的状态也不可能相同。都不同还非要逼肖就只有“做”。“做”,就是按照字的效果去还原,这与“写”的状态就大相径庭了。所以逼肖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者在练习时脑子里根本不是在想写字,想的都是笔毫如何占住帖中的墨形,近似绘图一样准确的经营位置。就像考试要拿高分就要在考试技巧上下工夫一样,到头来试一考过技巧也就没用了,因为技巧所得到的分数与真实的掌握程度没有半毛的关系。

  当代临帖之风过盛全是因为实用书法缺乏的原因,人们来不及也没有机会通过实际书写来巩固和升华临到的知识,无法把这些知识归纳出来,当然更不可能在这种透彻的掌握下抒发自我了。人们更多地在古人碑帖中寻找特点,把本应该是特性的东西搬来累积。一些古代书家偶然出现的用笔与因相互照应而罕见的变形结构被到处不分场合地使用。所谓“集古字”是用古字但还不能消弭于无形,而当今照般字型与罗列形态,以及想当然的“变形”,更使艺术自然生发的境遇荡然无存。

  古人没有把更古的人临得更像,不是古人不如我们聪明,而是他们一旦脱离了儿时学字带认字的描摹阶段,一旦掌握了用笔结字的特点,也就是说掌握了一定的书写能力以后,就开始在随意的书写中运化和磨练自己了!

  书法的共性,就是产生于书写者在研习过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以后,怎么写都到位的用笔和自己通过琢磨以后总结出来的结字道理。

  了解了书写的共性以后的抒发,是没有任何一家古人用笔、结字以及书写模式作为条框的,书法所应具有的基本要素都由己出。有了共性的基础,随时的吸收都是自己的营养,所有的取舍都在表达着自己的性格。有了共性作为基础,形而上的意念才能渗化到书法艺术中来,字外的蕴涵,只有在写字(不是写形)的状态中才能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来。这时候,一个人的个性与学养才可能作为书艺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

  学习中是啃透几帖掌握笔和法,还是“肖”临天下而搬到各家,这既有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定性问题,更有孰先孰后的方法和孰多孰少的定量问题。笔和法的掌握枯燥而不易见效,“搬”来的快但不便累积自我。先“法”后“搬”会有所取舍且步步为营,先“搬”后变最怕的是搬的太多时往往寸步难行。

  得法后分分钟都在自我抒发,轻松,常言何其乐欤?搬着抱着不依不舍焉有自我,沉重,常叹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