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首页 » 时评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访旅美...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访旅美书法家崔寒柏

发布日期:2015-03-30      作者:安乔      浏览次数:9930
安乔访谈崔寒柏
桑莲居编辑安乔对话崔寒柏

  访谈花絮

  采访之前,笔者得知崔寒柏老师此行是专程看望老朋友,便不敢多加叨扰。为了保证采访的质量,又不会给崔老师的时间造成冲突,笔者将事先准备的专访稿做了适当的删减。

  采访当天,和崔寒柏老师碰面已临近中午,我们一同吃了饭。一顿饭下来,笔者对崔老师的性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席间,崔老师谈笑风声,与好友把酒言欢,十分亲和。谈到去年年底在泉州桑莲居艺术馆举办的个展,崔老师笑言,他是真的爱上了泉州,不仅在于这里的历史底蕴,更在于这里风土人情。

  采访时,崔寒柏老师有问必答,其态度谦和,气质儒雅,无论是谈他的书法风格还是聊他的人生阅历。他说,身为中国人,胸怀中国心,不管走多远,终究是要落叶归根的,笔者对他的爱国之情肃然起敬,这是一个书法艺术家的情怀,更是一个中国人的赤诚。

  “雅致精逸”是崔寒柏老师的书法的最大特点。从艺几十年来,崔老师始终没有忘记恩师王学仲的谆谆教诲,对于“大字雄浑,小字妍美”这八字真言,他一直在身体力行。作为一个文人,崔寒柏是素净的;作为一个书法名家,他却是渊博的。

  访谈笔札

  Q:首先欢迎崔老师远道而来!据我了解,去年年底,您到泉州桑莲居艺术馆办过个展,当时取得了热烈的反响,您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C: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我的书法,确实能够满足泉州书法藏家或者爱好者的需求;第二,是欣赏我书法的人,他们能够看见笔墨之外的东西,能够看见我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

  Q:这样说来,您就是一匹千里马,想必泉州广大的书法爱好者都愿意成为您的伯乐。请您谈谈对“书法”的理解。
  C:“书法”一分为二,书为“书写”;法为“章法”,所以书法就是“书写的章法”。不同人,书写的章法的定义不同,那么这个“书写的章法”就不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它是随着不同的解读在改变的。但是,章法无论怎样变化,共性的东西不可或缺,因为这些共性是书法的精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积淀,是传承过程中不可泯灭的烙印。

  Q:我了解到,从您开始接触书法到现在,您身边总少不了良师益友,他们之中有对您影响较为深刻的吗?
  C:术业有专攻,这一点我特别清楚。我很幸运的是,当我对书法创作充满热情的时候拜了恩师王学仲,从他身上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书法指导和经验。“求新求变”这是王老给我的最大影响,时至今时,仍十分受用,当然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字写我心”尤为重要。

  Q:崔老师有海外生活的经历,您认为您在书法上的造诣跟这段经历有怎样的关系?
  C:我是要感谢那段经历。我在美国生活了整整13年,期间从未中断过对书法的研习,我自知这辈子我和书法是无法分割,那种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加上我所学的专业是医学,这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受其影响,我将这种思考模式带进书法,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书法认知。

  Q:2003年开始,您陆续在网上撰文,声讨时下对书法吹捧的风气,几千篇经验之谈、几百篇的评论,在数个主要书法网站上,可是掀起一阵不小的旋风。您当时是抱以怎样的想法?
  C:那时的想法很纯粹,刚好我对书法有了自己的见解并且有足够的经验。当时,我还不会打字,所有的文章都是通过手写,这恰巧成了这些评论强有力的佐证,极具说服力。

  Q:传承与创新,是书法上重要的课题,您是怎么看待“笔墨当随时代”这样的说法?而对当今书坛争论已久的所谓"丑书"的您有什么想法?
  C:都学晋,都学古人,学时学得像谁没用,到头来自己要写自己,写自己才是写字,才可能是艺术。因为自己脱离不开时代,笔墨不随时代都不行!从晋、唐、宋、元、明、清、民国到现代,各个时期都有共性,这就是时代的烙印。“丑书”讲得太泛泛。丑的要有味道,要有内涵,要有意趣。单纯的丑的形状,用笔、构图、形式,凡上升不到精神上的视觉丑化都是不成功的艺术。丑得好与美得好同样不易,只是丑的历程比较苦涩而已。在特定的追求个性和速成的时期里,“丑”容易出个性,“丑”成了审美的主流,不同程度的“丑”都有个性很容易被认同,而美却要到一定程度的完美才被接受。这个时期是一个缺少精神,看不懂精神的时期。在多看、多感受、玩味古人经典和民间书法的同时,多看几遍当代的“丑书”,还想多看的就是好“丑”,越经看越好。否则就是垃圾,看多了会倒胃口的!辣、苦要辣、苦得香!美也是一样!甜要适度,一味的甜多了会腻人的。

  Q:另外关于书法的节奏还想请问崔老师,应该怎样去理解和把握?
  C:谈到节奏,首先要书写。既不是描,也不是画,要写。写的时候,每笔要顿到位才能连接下一个步骤,横有横的速度,撇有撇的速度,以到位为准则,以不同的笔画难度为限制,就形成了学习中的节奏,这是一个基本的节奏。在随意掌握了这个节奏的基础上,自主地书写,将会在这个节奏上发挥,发挥的过程中,人会有意识地加重某一个部位,会在那里停留得久一些,就好像人在跳起的时候,要先蹲一下,蹲得深些可能会跳得更高,有的地方轻描谈写,好像重重地下手,却轻轻地带过,这个时候速度和韵律是书写者自己的把握,这种把握和人的性情有关,和写字时的感觉有关,当然也和练习时的节奏有关。

  Q:网上关于书法评论的大多会谈到“注意细节”之类的言辞,请问老师如何看待这个所谓的“细节”?
  C:“碑贵熟看,不宜生临。心得其妙,笔始入神”---前贤论书语。临帖,看一眼,写一下。一眼能看出什么?形状?位置?还能看多少?先读,尤其是临过很多遍以后,不读,不咀嚼,不玩味。写多少遍还是没多少进步!歌唱爱好者与歌唱家唱起歌来相差很多,音色、节奏、固然有别,但最主要的是在表达内容和旋律时那种抑扬情感、那种腔调乐谱上没有,仔细听才能感觉到,当然运用现代测音的仪器也能测到。仔细听就是感觉,仪器测就是用眼观,分辨出笔画中些微的变化,这就是“细节”。能感受细节,临写的时候才能丝丝入扣,自主地书写时,笔下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丰富,表达能力也会更强,能否达到这一境地,可以说是业余向着专业转变的必经之路!注意到些微的变化,不要机械地摹仿。要把这些些微的变化连带到一起,或者几个笔画组成的部分结构,最好能连接成一个整字,或者相关联的几个字。让这种变化随着笔顺的延续而形成连续的感觉。帖临多了,等到自己写的时候,能够反映到自己笔画和结构中来的不是哪一笔,不是哪一个结构的外形,恰恰正是这种感觉,这是一种还原写帖人书写的感觉,是一种求合古意的感觉。掌握了这种感觉,我们可以发挥这种感觉,发挥后的感觉就是我们自己书写的主调。

  Q:最后请崔老师给现在正在学习书法或者准备学习书法的年轻人一些建议。谢谢!
  C:现代资讯非常发达,根据自身不同的情况进行修炼。书法在初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笔法,其次是执笔,再其次才是结构。初学者追求的是表达的精准,但如果想要表达情绪和精神的时候也就是有品有格的时候,就在精准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增加许多随机应变的成份,或者意念而笔未必那么精确的变化。人的力量贯到笔锋会有很多环节,而作为最后一个环节的笔毫有的时候会在些微的“失控”中产生奇异的趣味。另外,书法章法方面需要根据不用的句子或者段数进行把握,不能机械地连接,或者照抄古人的定式。真正的、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章法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在自然的书写逐步形成,在此之前,临帖是必不可少的。真正意义上的临帖不仅仅要临字法笔法墨法,更重要的是要临字的内容。书法,是一门有着超时代意义的精深高妙的特殊艺术,需要用心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