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订阅号

收藏热线
0595-28252888
18065388683
 
首页 » 书画评论摘录 » 觉者,明心见性 ——访当代...
 

觉者,明心见性 ——访当代实力派画家郭保同

发布日期:2014-09-17      作者:郭保同      浏览次数:11853

文/安乔

 

暮秋时节,一场以“澄怀味象”为主题的山水小品画展在泉州桑莲居拉开了序幕。本次画展系中国实力派画家郭保同的个展,80余幅铭心佳构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画家的胸中丘壑,一山一水,在他的笔下立体而鲜活,予观者身临其境的妙趣和体验。适逢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郭保同更是举家南下,为泉州人民带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我们有幸地采访到了这位谦和且淳朴的艺术家,并就创作、修为、艺术等各方面进行一番交流。

 

内省,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性


“郭保同,祖籍河南商水,河南大学中文系毕业。2003年至今,研修于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田园画会理事,系中国国家画院首届访问学者。”这是郭保同在百度百科上的履历。一个中文系的高材生,另辟蹊径,醉心艺术,如此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宛若绵长的涓涓细流,恒久而诗意。


 “艺术取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郭保同对于雪景的描绘堪称绝妙,这与他童年的生活密不可分,豫东老家的一草一木,赋予他创作的蓝本,无论是草垛、篱笆、斜阳,还是麻雀、野兔或者山羊在白雪皑皑的冬日里都显得格外祥和静谧。从中原到帝都,空间发生了位移,郭保同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创造性思维也愈加活跃,渐渐地形成独树一帜的画风,成了当之无愧的画坛诗人,故乡原野在他的笔下总是多了一份归思,这是游子身上所属的特质,“境由心造,诗由心生”大抵如是。那雪,那景,那乡似一页耐人寻味的诗篇,历久弥新,反复诵读,温暖满怀。


雪韵系列作品之《祥瑞图》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北京是许多艺术家停止漂泊的最终驿站,这里机会和挑战并驾齐驱,若是要占有一席之地,要抓得住机遇,也要经得住考验。提及定居北京的初衷,郭保同直言,北京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具有独一无二的人文情怀,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他留在了北京,而北京也接纳了他。初到北京时,郭保同和所有北漂的人无异,他承受着来自经济、创作瓶颈、地域不同的磨合等各方面的压力,他却凭借超乎常人的坚韧,埋头钻研,潜心创作,从未中断对艺术的追求。


作品 《秋山幽居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从2005年开始,郭保同的雪景系列作品便在全国各大美展上屡获殊荣,他也因此被同行戏称为“获奖专业户”。面对外界的赞誉,郭保同显得格外平静,不免让人意外,然而深究过后才发现这样的反应尽在情理之中。不可置否,北京这样一座多元化的城市赋予了郭保同艺术创作更多的可能性,一方面他努力地减小因地域不同所产生的摩擦,另一方面他不断地吸纳新鲜的艺术元素,并加以融汇贯通,十多年来他孜孜以求,笔耕不缀,他说无为是一种为,是修为,而非一种无。

 

创作,是还原最真实的自己


《中庸》有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世间万物本就存在,画家用眼睛去发现,用内心去感知,像是一个认领生命的过程。真诚,则是这个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人与人之间乃至与一切生灵沟通的前提,也是每一个艺术创作者得以发现美和真理理应具备的素养。


作品 《独泛扁舟映绿杨》


采访中,郭保同直言:一个好画家是应该集精神、学养、技巧三者于一身。没有精神就无所谓生命,没有学养就无所谓水平,没有水平就无所谓能力。摊开他的每一幅作品,无不深刻地感受到质朴与清新,既充盈传统的审美意趣,又不乏现代的语言特质,一种“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的豁达跃然纸上。


作品 《独钓寒江》


郭保同师承王文芳、王明明、石齐、程大利诸师,他的画根基于传统文脉,道法自然,笔墨野逸鲜活,构图大胆新奇,颇具大家气象。此番山水小品画展,作品大多以环境、自然、生态等为切入点,在很大程度上投射着出郭保同对于现代生活的审视和表达,渗透着一种抒怀且广袤的格调,传递出一种高尚的人文情怀,充满山水田园诗般的色彩。


作品 《念奴娇·昆仑》


艺术上的精深至纯与思想境地的开阔深邃是郭保同生命的一体两面,沉浸在他所创造的山水世界里,不禁令人神情荡漾,似有所得。郭保同用真诚与纯粹将生命之美刻画得酣畅淋漓,它宁静含蓄,直达人心,发人自省,又引人共鸣。山未变而墨变,情未变而意变,水墨之间隐藏着郭保同内在的精神追求,他的表达总是内敛而深沉。这次的山水小品画展对郭保同而言,是一次自我价值的呈现,也是一次自我梳理和剖析。


作品 《溪山雪霁》


当问及时下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乱象时,郭保同毫不避讳地表示,一旦艺术品沦为商品,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使用价值,这是对艺术家劳动成果的践踏,恶炒的大行其道,更是让他深恶痛绝。“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有存在的意义,它是创作者内心的诉求,也可能是一个时代难以泯灭的记号,应该得到该有的尊重。”郭保同如是说。觉者,明心见性,郭保同是一个以思考为常态的画家,艺术创作已然成为他生活里的一部分,不容割舍;他以情造境,融情于景,每一幅作品都是内省的抒写,是内心最真实的折射。


作品 《雪打高松古屋前》


诚然,艺术创作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郭保同,最终他回归到了家庭,回归到了生活,也回顾到了平静,这样的线性回归是必然。采访快结束时,郭保同不忘勉励笔者,平日多读书,书读多了,涵养自然就升华了。他说,读书与习字是他长久以来的习惯,这个习惯有助于艺术创作灵感的激发,甚至是绘画线条弹性的增强。他坦言,泉州是一个典型的艺术集聚区,文化氛围浓郁而独特,置身其中,容易流连忘返,每一次停留,都像是一次朝圣。最后,他表达了对于桑莲居文化艺术机构的感谢,尤其是桑莲居士的礼遇,并对双方未来的长期友好合作充满信心。

 

人物名片

 

郭保同,祖籍河南商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2003年至今研修于北京画院、中国国家画院,师从王文芳、王明明、石齐、程大利诸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田园画会理事,系中国国家画院首届访问学者。


多年来,郭保同在工笔画不断地研习和创新,使其适应时代审美的要求。仅在2007年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各类大赛中,他就五次获奖,三次入选,故而被同行戏称为“获奖专业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美术》等百余家报刊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海西艺术网等多家媒体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