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透处隐约春 | |
尺寸: | 24×35cm |
材料: | 纸本托片 |
详情: | 题识:未至耳顺眼已昏,更惭腕弱精何能。唯寄装裱蒙窗扃,依稀透处隐约春。 戊戌五月,妙光并俚。 |
晨间补益 | |
尺寸: | 24×35cm |
材料: | 纸本托片 |
详情: | 题识:画不重技巧,要在大格局。兹理早明了,未及诚兼虚。暗图频窃喜,骄世少自恣。贪着丘椽安,忘怀鸿鹄句。 昨夕与夏生、在熊诸友言明上人之语,非惟惭,亦发穷途之趣。今晨添墨,大异往昔,仍嫌不敢之拘紧。无需悼悔,存而照焉。时在丁酉四月廿日。妙光。 |
旧作拾遗 | |
尺寸: | 24×35cm |
材料: | 纸本托片 |
详情: | 题识:食唾搜遗死不甘,累劫炉砧知是难。未舍身时珍凡古,早证心源转金丹。 昔以残纸余渖涂之,随意口占一俚,未及落款。近检出,觉有不忍弃处,在遂添成之。岁次丙申五月,距始作已三载矣。妙光。 |
山中须臾 | |
尺寸: | 24×35cm |
材料: | 纸本托片 |
详情: | 题识:王国维云:“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愚兹作当其注也,孰为具眼者明矣。 丙申八月,妙光并记。 |
如梦中山川 | |
尺寸: | 23×74cm |
材料: | 纸本托片 |
详情: | 题识如下。 |
如梦中山川(翻转) | |
尺寸: | 23×74cm |
材料: | 纸本托片 |
详情: | 题识:挺巧的,早上醒来依稀有梦,是谓普声力大,耳根便通,易于闻道。 夕读美国荷兰伊维德所著《朱有墩的杂戏》有感: 一、中国传统绘画也像传统戏曲,剧目一样经历了形成、繁荣、形式化、求变等过程,尤其是形式化出现之后,各家努力,精彩纷呈,但已起振乏力。譬如隋唐形成的山水画至宋元达到高峰,在明清近五百年的历程中,虽也大家巨匠如群星灿焕,但难挽中国画垂垂将老、奄奄一息之势,何缘由耶?一则敬意退尽,世俗参杂;二则欺世心炽,获利唯崇。 二、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之格式化:歌颂与砭笞,通过四段“起承转合”规范模式构成——或玄、奇,或精、丽,或鄙、陋,或隐、晦的题目开显,笔墨——唱腔,布白——情节,特殊技法——灯光特效,诗意——大团圆。返思国画山水是否也跳不出这圈圈?“某某流派之某人某代表作”,先入为主的一番强调宋人法度、秦汉正派,紧接着三山五岳名胜仙境,这些年又另辟太行山云贵疆藏为新颖地貌风情,以鲜艳色彩、工笔描摹等手法最终达成“领导满意、百姓争传”之效。 三、美之名曰:传统经典派、文人修为派、开创新世派。 又题: 右二年前读后感复誌,梦未详,今已全然忘矣。故唯凭案随忆,或有依稀之迹。戊戌五月小暑后一日,妙光补叙。 又题: 米氏墨戏开一脉,青藤白阳继百花。大千无极抽剥尽,唯余俨翁云水嗟。 去岁尝于梦中闻风眠师为说吾国画之未来语,似太警幻,难付信众听之,俟机再述焉。 戊戌五月,妙光又记。 |